11月21日,全省科技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贵阳召开。
“大会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全面深度融合的战略部署,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科研院所、企业以及广大的科研工作者增强了信心,提供了动力。”与会代表铜仁市科学技术局局长肖宁表示,紧扣六大主导产业需求和科技创新的实际,铜仁市围绕核心技术攻关、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协同创新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平台提质增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科技创新生态优化“七大行动”,聚焦新型功能材料、大数据、现代能源、生态食品饮品药品、林业、文化旅游六大主导产业推进科技创新,为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今年铜仁市锰矿勘查进展顺利,部分区块已见富厚碳酸锰矿体,预计可新增锰矿资源量5000万吨,全市锰矿资源量2024年底可新增至8亿吨以上。
“铜仁拥有全国乃至亚洲储量最大的碳酸锰矿资源,但是在采矿、选矿、冶化、无害化和资源综合利用上还有很多关键技术有待攻关和突破。”肖宁认为,未来铜仁将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按照省重点实验室的标准抓好碳酸锰矿资源综合利用实验室的建设,力争明年挂牌。
近年来,铜仁市科技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实现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仍面临诸多制约,例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小,财政科技研发投入有限,科技对外合作难度大,高层次科技人才紧缺,科技创新水平能力不强等。下一步,铜仁将集中人力物力,针对问题逐一剖析,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持续推进科技赋能“富矿精开”。细化落实锰产业科技创新图谱,建立关键共性技术清单,跟踪落实省级重大技术榜单项目落地建设,立项2-5个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破除碳酸锰矿制备产高纯锰材成本制约,着力打通“碳酸锰矿→高纯硫酸锰→镍钴锰氢氧化物→镍钴锰酸锂”等高纯锰材产业化路径。
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贵州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砷化锌半导体关键材料创新中心,以及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新型功能材料离岸研发中心、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铜仁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等创新平台实体化运行。加快推进碳酸锰矿资源综合利用实验室建设。
持续推进“科技入铜”。深化东西部科技协作,依托铜仁市新型功能材料优势资源,加大与同济大学、中南大学、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力度,跟踪落实签订的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提升铜仁市科技创新水平。重点加强与长沙矿冶研究院的深化拓展合作,尽快谋划全面深化科技创新合作协议,积极争取长沙矿冶研究院参与碳酸锰矿资源综合利用实验室的组建和运行,助力锰产业高质量发展。
持续推进高质量考核指标。紧扣省考市高质量考核指标,突出重点发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9亿元;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达90家、占比2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收和劳动工资增速分别保持不变;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认定1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0亿元。
铜仁市科学技术局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 Copyright ©2018-201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6000015
地 址:铜仁市碧江区东太大道368号 黔ICP备05000989号 个人信息举报电话:0856-5223506 举报邮箱:trskjj@163.com